今天在便利店里付款,柜台前有个约50岁的安娣看见我站在一旁的安全列队线等待付款,便一脸紧张地拿了店员提供的单据就弹开。但轮到我付款时,安娣却站在距离我左边4尺的位置停止不动。我装作若无奇事地在付款以后,往另一边转身准备走人,却在转身以后,看见安娣用了神一般的轻功,马上4尺往前弹跳到柜台前拿起她留下的小雨伞,继续紧张兮兮地等我离开后再走开。
我当下错愕了好一会儿,真的有必要那么紧张吗? 我当时想。
无可否认,当下我多多少少产生了些许不悦感,虽然我们都深深明白为何安娣会这样做。
在疫情期间,一张口罩隔开的,不仅仅只是病菌而已
还有那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、猜疑等等等。
因为在目前的潜规则里,
我们在家人、好友或生意伙伴面前无防备地会把口罩拿下,
在陌生人面前就会意识性地一定要把口罩紧紧带上。
在这里,这张口罩也等于划分了人与人关系之间的一道分割线。
有人紧张,有人无视
随着新闻每天的广泛报导,4位数字似乎已经变成了微妙的日常。
习惯很可怕,
尤其在那些四位数对他目前的生活毫无影响的群体,
加上经济压力底下,他们能够看得见的,只有生意的抢救与银行户头上的数额了。
昨晚临睡前,内心不禁有股深深地感慨,
我能够想象,此时此刻,在医院里,那些像战场一样惨不忍睹的画面。
我不认为CMCO的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低疫情。
我认为政府目前所颁布地那些模拟两可的措施,
即无法让经济稳定,也无法干脆利落地控制疫情,
只不过是让大伙儿跟他一起自欺欺人,顺道满足政治家们的欲望罢了。
MCO的时候,虽然也精神紧张,但我们可以看见数字逐日减少。
那现在的CMCO又会维持多久?
直到医院防线被击垮?
直到疫苗出现?
那些选择呆在家挨饼干的群体,怎么挨到CMCO结束的那天?
就算是那些选择走出去继续拼搏的人们,也未必可以。
而那些在医院里没有任何选择权利的医护人员,何时才能回家?